2025年10月30日上午10:30-12:00,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成功举办2025年秋季第六期Reading Club,本次活动的主讲人为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Fellow韩宇智。

在本次活动中,韩宇智分享了Amelia Hawkins 等人于2025年发表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Long-Term Effects of Income for At-Risk Infants: Evidence from 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该研究通过严谨的准实验设计,系统评估了美国补充保障收入(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 SSI)项目对高危婴儿及其家庭长期发展的影响。
文章利用加利福尼亚州出生证、IRS收入记录、社会保障局及教育部门等多源行政数据,构建了一个涵盖14.6百万名婴儿的超大样本数据库。研究采用回归不连续设计(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RDD),以出生体重1200克为政策阈值,比较体重略低于与略高于该阈值的低收入婴儿家庭在社会补助、教育、健康及收入等多维度的长期差异,从而识别政策的局部因果效应(Local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结果显示,符合资格的家庭在婴儿出生后头两年每月平均多获得约146美元的补贴,相当于家庭收入的27%,并伴随更高的Medicaid参保率。然而,在长期结果上,研究并未发现显著的健康、教育或经济改善——包括婴儿死亡率、学业成绩、成年后的收入与依赖福利情况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此外,作者还考察了对兄弟姐妹的溢出效应,结果同样不显著,表明政策效应在家庭内部的外溢有限。
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方法创新:通过自然实验的RDD方法,准确识别了政策阈值带来的准随机差异;数据整合:实现跨部门大规模行政数据的纵向链接;研究视角:首次将政策性收入补助的长期效果与家庭内部溢出效应相结合,为“现金转移是否能打破贫困-健康恶性循环”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
韩宇智在分享中指出,这篇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单纯的现金支持可能不足以改变贫困家庭的长期发展轨迹,改善早期健康与社会经济不平等或需与教育、医疗及照护等多维干预协同推进。

(韩宇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