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闻动态

第十轮“中美健康二轨对话”在美国顺利举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与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CUSCR)于美东时间2025年7月8日至9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举行了第十轮“中美健康二轨对话”。来自中美两国的医疗卫生政策研究与实践领域的顶尖专家参加了此次对话,围绕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卫生政策(healthcare policy)、医疗创新(medical innovation)、医药监管(medical regulation)等重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的闭门对话和交流。

20250730111154.jpg

美方代表团召集人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Steven Orlins先生,代表团团长为美国FDA前局长、杜克大学资深讲席教授Mark McClellan博士;中方召集人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国恩博士,代表团团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顾东风。

对话开幕式上,美方召集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Stephen A. Orlins与中方召集人、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教授分别致辞。两位嘉宾强调了中美在全球健康挑战下开展对话与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场专题聚焦人工智能在健康领域的应用,由昆⼭杜克⼤学教授、北大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闫丽静主持。耶鲁大学医学院 Harold H. Hines, Jr. 医学讲席教授、《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主编Harlan Krumholz 教授和爱康国宾健康管理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黎刚分别进行引导发言,美国Aetion 公司首席执行官Carolyn Magill和顾东风院士发表点评。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美两国在健康人工智能领域各具优势,合作前景广阔。美国在高精度算法研发、伦理框架建设和医疗标准化方面经验丰富,中国则具备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基层应用场景和系统级推动力。推动患者主动参与数据提供、强化数据隐私保护与建立算法透明机制,是健康人工智能发展的必要前提。信任机制的建立将成为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和国际合作的核心支撑。此外,刘国恩教授介绍了星球健康坐标系统(Planetary Health Axis System - PHAS)工程的最新进展,通过持续建设与优化,PHAS能够在多样性样本收集、跨系统数据集成、政策协同推进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为应对全球健康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与决策依据。

第二场专题讨论的主题为药品支付改革以优化创新激励、提升药品可及性与控制医疗成本。会议由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H. Cliff Sauls杰出医学教授Carlos del Rio主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雷晓燕发表引导观点,评论嘉宾为和睦家医疗创始人、新风医疗副董事长Roberta Lipson和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宇翔(Kevin Ye)。与会专家强调,中美两国在药品支付体制上虽路径各异,但在如何平衡创新、可及与支付可持续性方面面临共同问题。双方可围绕疗效挂钩支付、区域性试点、国际价格对标、真实世界数据采集等领域进一步开展经验交流与政策协同,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药品可及性与支付可持续性挑战。

第三场专题讨论围绕强化全球医药生产与采购供应链展开,由香港大学副校长、可持续发展讲席教授宫鹏主持。香港卫生署顾问、前强生亚太研发负责人李自力博士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首席执行官Cliff Hudis发表引导观点,评论嘉宾为安进公司国际政府事务亚洲区总监Jasper MacSlarrow 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教授、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系教授林益全博士点评。与会专家认为,面对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和关键仿制药持续短缺等挑战,全球医药供应链的脆弱性愈加凸显。中美两国需在危机中加强合作,构建更具弹性的制造与分销体系。专家们围绕如何缓解药品短缺、优化跨国协作路径展开深入交流,分别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分析了仿制药物短缺问题的原因,指出生物安全是两国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专家建议深化两国相关领域合作,加强关键和新兴药品及其他生物技术产品的制造和供应链保障,共同突破信息共享和药物关税屏障。

第四场专题聚焦中美两国在应对老龄化和失智症问题方面如何开展卫生政策领域的合作,由美国Aetion 公司首席执行官Carolyn Magill主持,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教授Lawrence Brown 和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陈希发表引导发言,评论嘉宾为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Megan Ranney教授和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徐安龙教授。与会专家表示, 中国和美国共同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包括失智症发病率的上升,如果重视不够,将对宏观经济和社会产生与日俱增的压力。专家建议,采用包括人工智能辅助护理、利用技术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以及中西医结合等方式,以系统性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多重挑战。在多个关键领域,两国政府可以加强协作,携手推进交流合作,分享在应对共同挑战中的宝贵经验与研究成果,推动健康政策与实践的共同进步。

“中美健康二轨对话”简介

“中美健康二轨对话”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与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联合举办,自2017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在中国和美国交替进行。美方团长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前局长、杜克大学商学与医学健康政策玛戈里斯讲席教授Mark McClellan博士。美方召集人为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StephenOrlins。中方团长为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刘谦博士。中方召集人为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国恩博士。

对话成员为中美两国在医疗健康、经济发展、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杰出专家和行业代表,围绕中美两国医疗健康领域相关主题开展坦诚深入的对话交流,并形成双方内部的共识要点报告,分别呈递中美两国的高层要务部门,供国家决策参考。

相关新闻